电器家电资讯
印尼驻华大使苏更:我对中国经济的未来持乐观态度
2017-02-25  浏览:431

原标题:专访印尼驻华大使苏更:我对中国经济的未来持乐观态度

新华网北京2月25日电 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即将召开,国际社会高度关注。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的增长,中国与各国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中国经济发展前景如何?中国在全球治理中发挥哪些作用?“一带一路”倡议取得了哪些成果?就国际社会关注的诸多议题,印度尼西亚驻华大使苏更·拉哈尔佐近期接受了新华网独家专访。

印度尼西亚驻华大使苏更·拉哈尔佐(照片由印尼驻华大使馆提供)

新华网:您对中国经济未来发展怎么看?中国正在为全球经济作出哪些贡献?

苏更:我与许多专家一样持乐观态度,中国经济会继续沿着良好的轨道发展。

尽管全球经济面临着许多问题,中国政府做到了让中国经济保持持续稳定发展态势,而与此相反,多数发达国家正相当艰难地应对经济危机。

如果接下来5年中国能够保持每年6%至7%的经济增长速度,几乎不难预测中国将在2020年会成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体。

在我看来,全球经济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在于只有少数国家保持增长,以及其他一些结构性失衡。这些问题导致一些地区局势紧张。而且,扶贫变得更加困难,阻碍着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实现。

我们希望中国继续促进扩大自由平等贸易的发展,同时也希望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持续增长。这两个方面会对全球经济增长产生积极的影响。中国的积极作为会构筑一个有利于包容性增长的环境,这相应地又将促使世界经济更加平衡。

而且,我也看见了中国日益增长的海外援助的贡献和援建相对落后国家的能力。这些努力有利于促进这些国家的经济增长和全球经济一体化。

新华网:您对当前的“反全球化”浪潮怎么看?全球化趋势未来会何去何从?

苏更:我们看到部分国家日益增长的反全球化情绪,这会给全球经济的未来走向增添诸多的不确定性。更让人担忧的是,这样的反全球化趋势发生在过去长期宣扬经济自由开放的西方发达国家里。

这些情绪如果具体化到政府政策中,会迫使全球经济重新构建而前途未卜,这会使金融领域发生波动,全球贸易投资减少。这样一个时代势必伴随着失业率增高和发展差距增大的特征,而气候变化可能会使情况更糟。

进入21世纪我们意识到,全球化对于所有国家都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全球化为自由贸易和投资开启了大门。全球化也意味着各国必须作出调整、开放经济,在既竞争又合作的基础上,构建一个健康的经济发展环境。

全球化时代来源于共识。有些国家可能更早进入全球化,或从全球化中获益更多,但我们习以为常的规则是被至少大多数国家认可的。

在全球化的开放世界里,各国必须携手应对共同的问题。比如,在气候变化威胁能源和食品安全之前,我们必须一起共同解决这个问题。我们也必须共同应对很多国家面临着的人口和技术挑战。

我认为全球化、互相依存、自由贸易和民主必须继续得到发扬,以实现全球经济可持续增长。

新华网:您怎么看中国在全球治理中的作用?你认为在这个过程中各国如何将自己的作用发挥到最大?我们应如何在全球治理中加强合作?

苏更:中国不仅能够而且也应该在全球治理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我认为中国应当把加强地区和全球联系置于优先位置,特别是与邻国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联系。这样,中国定将在促进地区乃至全球贸易投资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中国也应当在鼓励公平自由贸易和投资合作方面发挥作用。在这方面,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可以为推动地区向全球自由贸易转变提供必要的的示范。

在共同努力过程中,中国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我认为其他国家也应该发挥各自的重要作用。我们必须共同培育有利于“公平自由贸易投资”和相互联系的环境。

在一个全球化和互相依存的世界里,没有任何国家可以独善其身。没有国家能够独自解决问题。所有国家必须携手合作解决问题。因此,我们必须在帮助解决全球问题中发挥各自的作用。

为了改善全球治理,每个国家必须致力于合作和对话。相关研究表明,当前80%的全球经济增长依赖于新兴经济体。发达国家能够解决世界问题的时代已经结束了。在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发达世界和新兴世界都必须共同努力,以确保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

新华网:您能和我们分享一下对互联网经济前景的看法吗?在互联网时代,互联网经济如何同传统经济齐驱并进?

苏更:我们生活在一个数字化时代,要跟上这个时代的技术进步很困难。我们生活的许多方面都看到了机器取代人工,算法取代思维。我们也看到数据变得愈加快捷和准确。

对很多人来说,科技进步提高了生活质量。我在中国对此体会良多,互联网使人们做许多事更容易了——购物、点餐、旅行、娱乐、通讯,甚至维持人际关系方面也是如此。

互联网经济会继续增长,不仅是在中国,而且在全世界,因为人们需要交易变得更快捷、简便、实用。

同时,我相信互联网经济和传统经济有很大的共存空间。当然,要确保形成双赢的局面还有很多事情要做:首先,通过对话协商来建立适当的管理互联网经济的规章制度。这是为了确保所有利益相关者能从科技进步中受益。其次,互联网经济的发展创造新的就业机会。通常一项新技术的出现会被认为是相应雇佣人力的终结。但通过教育和能力提升的建设可以避免这样的割裂,这样人力资源就能够适应互联网经济时代的要求了。

新华网:在您看来,中国绿色产业的未来是什么样的?您的国家里有什么先进的技术或思想能和我们分享一下吗?

苏更:在G20杭州峰会期间,中国政府承诺未来中国经济增长将建立在创新、科技和绿色经济上。在这方面,我对中国的绿色产业会有一个光明的前景是充满信心的。

中国政府对巴黎气候变化协议进一步重申了这个承诺。为了兑现这个承诺,中国政府需要加强绿色产业的发展,以确保中国向新的经济发展模式转变。

众所周知,印尼以其自然美景闻名。不仅如此,我们的热带雨林常被称作地球之肺,我们的珊瑚礁被认为是地球上最具有生态多样化的景观。因此,我们对实施以绿色产业为主题和基础的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非常感兴趣。

尽管印尼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国之一,我们已经在发展可再生能源资源,如太阳能、风能、水力发电和地热能。此外,我们还将继续发展利用能用于车辆的生物燃料。

在努力寻求能源安全的同时,印尼正和世界各地的伙伴合作继续发展清洁能源。这是印尼人的首要任务。

新华网:在您看来,“一带一路”倡议目前取得了哪些成果?这个倡议对全球经济复苏发挥着怎样的作用?

苏更: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逐步成形,出现了许许多多亮点,展示出该倡议在加强区域内和区域间合作方面的潜力。

例如,我们看到火车可以从浙江省义乌市途经法国直达英国。这个旅程只用18天,多棒啊!我相信更多货物通过铁路穿越亚洲,在亚洲和欧洲之间流通会给区域间贸易产生巨大积极影响。

印尼也正从“一带一路”倡议中受益,雅加达至万隆间的高铁已开工建设。

这个倡议将重点放在互联互通项目上,给基础设施建设上的的合作创造了很多机会;同时它开创了许多其他领域的合作。世界多数国家面临着经济持续衰退,而“一带一路”倡议则给许多国家的经济复苏以适当的刺激。

新华网:您能和我们讲讲去年贵国和中国之间学生交流(贵国和中国之间的旅游业发展)的整体情况吗?今年贵国将开发怎样的新项目来吸引更多的中国学生(游客)呢?您认为中国将怎样加强与贵国的教育合作?

苏更:2016年,有14000名印尼学生在中国进行各层次、各学术领域的学习,其中有大约7000名学生在中国持有长期签证,获得本科、硕士和博士学位。

同时,大约有1000名中国学生在印尼学习。尽管这个数字仍然不高,但比起上一年的数据已有很大进步了。随着我们两国双边合作的加强,以及更多中国私营企业在印尼开展的业务,我相信中国学生会发现在印尼求学和了解当地文化习俗的好处。

我们必须努力增强双边教育合作。通过这样的合作,我相信印尼人民和中国人民能更好地学会去了解和信任对方,从而创造更多相互理解和信任的空间。确实,民间交往对于加强双边关系十分重要。

在旅游业方面,2016年中国到印尼旅游的人数总共达到了约140万人次。这比上一年增长了8%,我认为这显示出中国人民对印尼景点日益增长的喜爱。

巴厘岛是中国游客最喜爱的景点,但印尼不仅仅有巴厘岛。

因此,我们发起了为中国游客介绍10个“新”旅游目的地的战略,其中包括东努沙登卡拉省的曼达利卡、西努沙登卡拉省的龙目岛、西里伯斯岛东南部的瓦卡托比、巴布亚岛的拉贾安帕、苏门答腊岛的多巴湖。

再者,中国各个城市直飞印尼巴厘、棉兰、民丹、龙目和万鸦老等城市入境点的航班会增多。

新华网:您怎么评价2016年中国和贵国在双边交流上取得的成就?您对双方2017年的合作有何新期待?

苏更:2016年是双边关系持续发展亮点十足的一年。

中国在印尼的投资从前1年的第九位上升到了第三位,仅次于新加坡和日本。我深信,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也会有益于其在印尼的投资。

我们也看到更多中国游客到印尼旅游,使中国成为印尼最主要的游客来源地之一。

我们也看到,两国高层领导人的继续合作,佐科·维多多参加了G20杭州峰会。我们在政治、安全、经济和民间交流领域的高级别议题上达成了许多合作项目。

我们相信,两国在2017年将进行更多交流合作。我们希望,中国在印尼投资和中国游客大幅增长,使双边贸易进一步加速复苏,以求2020年实现双向贸易额1500亿美元的目标。

(总策划:田舒斌 总监制:刘加文 终审:夏小鹏 监制:韩琳 汤丹鹭 统筹:徐倩 刘丹 编辑:刘小军 张丹 胡靓钰 巩阳)

更多»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更多»有关 的产品:
  • 电器家电资讯
  • 发表评论 | 0评
  • 评论登陆
  • 移动社区 陶瓷头条 空调头条 卫浴头条 洁具头条 油漆头条 涂料头条 地板头条 吊顶头条 衣柜头条 家居头条 老姚之家 灯饰之家 电气之家 全景头条 照明之家 防水之家 防盗之家 区快洞察 建材 深圳建材 香港建材 佛山建材 广州建材 东莞建材 惠州建材 南宁建材 崇左建材 来宾建材 河池建材 贺州建材 百色建材 玉林建材 贵港建材 钦州建材 防城港建材 北海建材 梧州建材 桂林建材 柳州建材
    (c)2015-2017 Bybc.cn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